1995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“世界读书日”。西方哲人曾说过: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,诚然,纵观人类历史发展长河,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由思想变革引起的,而思想变革始源于书籍对人类思想的启蒙。
可以说书籍让文明取代野蛮,让愚昧得以开化,让粗俗提升为高雅。一本好书,它所蕴含的思想,它阐述的道理与寄托的情感,足以改变读者的很多观念,影响读者的审美,甚至是提高读者的品质,正如培根所言:“史鉴使人明智,诗歌使人巧慧,数学使人精细,博物使人深沉,伦理之学使人庄重,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。”这就是书籍之于人类的影响。
人类社会离不开阅读,可数据表明我们当今国人的人均阅读量实在太少——中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足5本,与法国、日本等国差距明显,这该是国人多大的悲哀。当今生活速度不断加快,加之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诱惑,很少有人能拿出时间去阅读、去思考。近日,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厦门大学期间这样说:“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,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,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。”目前中国正处在世界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虽然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,但我们的文化建设却未跟上时代的脚步。我们应大力倡导人人读书,多读书、读好书,不断提高国民素质,拓宽国民视野,让国家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。最后用李克强总理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:“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承载工具。大家需要读时新的书籍,但要获得最基本的常识,还要更多阅读古典、经典的著作,这样才能积淀更深厚,视野更开阔,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。”
撰稿人:冯祖哲
审稿人:高祯蔚 任晓芬
责任人:任兴玉